北京自然博物館是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館藏文物、化石、標本10多萬件。自然博物館有四個基本陳列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館藏大型整體古哺乳動物化石數量居世界第二,黃河古象化石、恐龍化石名揚海內外。被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組委會命名為“科學與和平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位于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 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2016年9月,北京自然博物館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建筑布局
北京自然博物館占地面積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21000余平方米,展廳面積10000余平方米?!疤锛冶恰庇上愀蹖崢I家田家炳先生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的標本樓蘊藏著23萬余件館藏標本,總面積達3600平方米。 [4] 北京自然博物館入口位于博物館大門的南側,出口位于博物館大門的北側方向,而主樓的正門則位于主樓的西側,停車場位于博物館主樓的西南方向。博物館主樓一層有植物世界廳、恐龍公園廳、非洲廳。二層有古哺乳動物廳、古爬行動物廳等。
館藏標本
韓氏長嘴鳥
韓氏長嘴鳥(Longirostriornis hani):吻部較長,前端有牙齒,前上頜骨長。下頜齒骨發育,前端向下彎曲,后部有小的下頜孔。叉骨突短,烏喙骨近端適度增寬,肩胛骨短而直。胸骨具明顯分叉的后側突,腓骨較短。
紅翅藪鹛
紅翅藪鹛體長20—24厘米,體重42—58克。頭頂灰褐色。頭側紅色。體羽主要為橄欖褐色。翅膀上有紅色斑塊。尾羽黑色,末端橙黃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腿、腳暗褐色。紅翅藪鹛分布于不丹、尼泊爾、錫金、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老撾和中國西南部等地。棲息于山地竹林、灌叢中。結群活動。以昆蟲、植物種子、果實等為食。臍根座屬臍根座屬在分類上屬于石松植物門封印木科。該屬描述了一種具有非常特殊意義的根。這種根直接形成在莖干系統的基部,而且直接向水平方向輻射。這種水平輻射的范圍相當大,伸至可以達到距離莖干基部15米的地方。 [7] 根據這種器官屬的描述,在很早的時候,石松植物的祖先或者原始類群,曾經具有非常龐大的根系,這種大型的根系能夠支撐地面上較高的個體的正常生長。所以,經過科學預算認為,可能早期的石松植物的體型較大,有可能高度會超過10米。同時,這類植物具有的沿著水平方向輻射生長的根,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說明可能早期的石松植物還不能將跟刺入土壤中,也說明可能早期的環境條件較為潮濕,高大的植物不需要將根系深深植入土壤中,就能夠從地表或近地表獲取生長所需要的水分營養等。馬壩人頭骨馬壩人頭骨,1958年發現于廣東曲江馬壩鄉獅子山。經鈾系法測定其年代大約為12萬年左右,化石特征顯示為早期智人中較晚的類型。時代屬于晚更新世的早期。圣賢孔子鳥孔子鳥(Confuciusornis):孔子鳥是在遼寧發現的中生代鳥類形態最原始的類型之一,在分類學中屬于基干鳥類??谥醒例X已退化消失,角質喙出現,是至今世界上已知最早有角質喙的鳥類。此外,它的原始性還表現在前肢翅膀上的利爪相當發達,孔子鳥的飛行能力要比始祖鳥強,它的后肢已經能適應攀援樹木??鬃峪B的尾椎已愈合為一根尾綜骨。顧氏小盜龍顧氏小盜龍(Microraptor gui):軀干較短,僅為后肢長的一半,尾比身體長;前肢第Ⅰ指短、單一胸骨平且大、恥骨強烈彎曲、脛骨拱曲等。除了發育著絨羽狀羽毛外,在其前、后肢及尾后部還發育著非常長的扇形飛羽或尾羽。最不尋常之處是其后肢股骨、脛骨及骨上亦發育有很長的羽毛,其中骨上的最長且其外側的亦呈不對稱狀,與前肢上的飛羽類似。
展廳介紹
植物世界廳
北京自然博物館《植物世界》大型植物專題展覽于2007年7月向公眾推出。展覽面積800余平方米,內容涵蓋陸地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現代植物景觀三大主題,從史前滅絕的植物類群到今天多姿多彩的植物,從植物的微觀結構到植物群落和生態系統宏觀景觀,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植物的魅力。
植物演化部分是以早期陸地植物起源為起點,以陸地植物演化過程為主線,整體復原已經滅絕的多種植物類型,展示了早期陸地植物剛剛開始登上陸地的景觀,繁盛的蕨類植物景觀,裸子植物景觀和早期的被子植物景觀,展示著史前植物的神奇之美。
植物景觀部分是以現代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態系統為基礎,采用背景畫與前景植物相結合的手法,真實展現分布在中國不同地區的六種典型植物景觀:荒漠、典型草原、典型濕地、山地、熱帶雨林以及紅樹林植物景觀。
恐龍公園廳
《恐龍公園》展廳,2013年重新啟用,共有面積700余平方米。23條活靈活現的恐龍、兩只翼龍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龍生活在一起的堅喙蜥構成了不同的組合,分別代表了從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不同時期的恐龍世界的面貌。 [12] 在《恐龍公園》中,北京自然博物館還增加了恐龍發掘現場。觀眾可以看到恐龍化石挖掘時候的場面,看到恐龍化石還在巖石中的狀況;另外,新《恐龍公園》中還有“熱河生物群”和“恐龍時代海洋”兩個幻象,展示恐龍世界中的海洋里面的龐然大物。
古哺乳動物廳
古哺乳動物廳共有面積700余平方米。展廳館分別詳細介紹了長鼻類、奇蹄類、偶蹄類、食肉類、靈長類和被子植物的演化歷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
哺乳動物是由擬哺乳動物演化而來的。由于其特有的恒溫優勢以及中生代濕暖潮濕的氣候條件,哺乳動物得以復蘇和大發展。
在展廳中,觀眾可以看到階齒獸的復原圖和骨骼標本,它是恐龍絕滅后地球上同期最大的哺乳動物;可以欣賞到龐大的象類家族,包括赫赫有名的高4米長8米的黃河象和鏟齒象。觀眾還可以欣賞到一件十分引人注目的標本,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世界上第一朵花遼寧古果。
古爬行生物廳
古爬行動物廳向觀眾展示了生物界兩億多年前的景觀,并以總鰭魚、魚石螈、蚓螈和異齒龍為代表,演示了脊椎動物從水域向陸地發展的復雜過程。大廳中央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恐龍骨架群,如中國人發現的第一條恐龍——許氏祿豐龍,體長達26米的井研馬門溪龍,稱王稱霸的霸王龍,小巧玲瓏的恐爪龍,背上布滿劍板的沱江龍,威風凜凜的永川龍,展翅翱翔的翼龍,稱霸海洋的魚龍。
古脊椎動物廳
古無脊椎動物廳有面積八百平方米。包括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等門類。碩大的鸮頭貝矗立在展廳門口,象征著無脊椎動物的繁盛歷史。 [15] 展廳展示了一億多年前地球上的繁榮景象,詳盡講述了古無脊椎動物興盛衰亡的發展歷史。大量熱河生物群的古生物化石、特別是遼寧西部的帶毛恐龍化石都會引起觀眾的濃厚興趣。
神奇的非洲
《神奇的非洲》展覽以世界輪椅基金會創始人、主席、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美國肯尼斯·貝林先生捐贈的非洲珍貴動物標本為基礎,還原了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生境,并結合中英文圖板和各種新奇的現代化展示技術手段,準確、科學地將非洲大陸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栩栩如生地再現于觀眾面前,充分地展現了非洲大陸的神奇。 [16] 展覽采用360度環形全景畫展示技術,地面地形與背景畫的自然銜接展現無限透視的原野效果,配合開放式動物景觀這一新穎的展示方法,向觀眾展示恢宏震撼的非洲原野。在西耳廳,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地球表面的陸地來了解各大洲的動物;通過古長頸鹿和現代長頸鹿兩個標本的脖子的鮮明對比,了解長頸鹿脖子變長的秘密;獅子捕獵的場景讓觀眾感受非洲原野的弱肉強食的生存大戰。在馬賽人的展廳里,觀眾可以瞭望馬賽人的村莊,走進馬賽人的茅草屋,感受馬賽人的生活氣息,近距離的與馬賽人觀望。足不出戶,感受非洲。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相信觀眾會在這個展覽里認識一個全面真實的非洲。
恐龍公園
北京自然博物館“恐龍公園”主廳將于2020年9月30日恢復開放,同時恢復二層商品服務部運營。
教育活動
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普教育部門主要負責觀眾服務、展廳講解及開展各種形式教育活動。以展覽、研究成果為基礎設計形式各樣的教育活動,以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方式,提供有關自然科學知識,促進公眾開展博物館學習與休閑。
除了展廳解說、實驗樂翻天、科普小課堂等常設活動之外,節假日及寒暑假會特別策劃推出特色講解、夏令營、博物館之夜、話劇演出等科教活動,同時還開展針對不同公眾需求的科學大講堂、社會大課堂等科學講座,探索角常年開展特別設計的書吧、做做吧等活動,鼓勵少年兒童動手動腦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破战逃窟€為學校開展校外教育提供豐富教學資源,通過教學資源包、學習單、教具箱等為輔助學校開展科學教育、到館參觀、科學素質培養提供資源共享服務。
參觀指南
開放時間9:00——17:00該館全年對外開放,周一閉館,寒暑假、法定節假日及觀眾人數較多時將有調整,屆時請關注網站通知公告。門票免費。
2018年12月17日14點起,自然博物館實行分時段預約參觀制度。
參觀內容
●基本陳列:動物的奧秘、植物世界、恐龍公園、古哺乳動物、古爬行動物、動物之美、動物-人類的朋友 等 (注:基本陳列為北京自然博物館常設展覽,觀眾可免費參觀)●臨時展覽: 達爾文展 (注:該展覽為免費展覽,觀眾參觀至少需提前一天預約)?!?D影院有關恐龍的電影放映時間:周二至周五:上午:11:00; 下午:13:45, 15:00周六、日 :上午:10:30; 11:15 下午:13:40, 14:30 , 15:40●暑期:周二至周五:上午:10:00; 11:00 下午:13:40; 14:30; 15:40 [26] 周六、日 :上午:10:30; 11:15 下午:13:00; 13:40; 14:30; 15:40
預約辦法為保證觀眾安全和參觀質量,社會公眾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需提前預約免費門票。一、預約方式:1、電話預約: [26] 預約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002、網上預約:進入門票預約系統,根據系統的提示進行預約。二、預約規定:1 、至少需提前一天預約,不能預約當日參觀門票。2 、預約次日至20日內門票,約滿為限。3 、 觀眾預約須采用實名制,需登記預約人姓名、票數、參觀日期、身份證號等信息,每人每次預約門票不得超過3張。[26] 4、團體參觀預約時須登記單位名稱、當天帶隊人員姓名身份證號、參觀日期、聯系方式、參觀人數等信息。三、免費門票領取辦法:已成功預約的觀眾請在參觀當日16:00前到領票處領取免費門票公眾領票時需要向工作人員提供預約人姓名及預約號碼,團體觀眾領票時需出示單位介紹信和領隊有效證件,逾期未領票者視為預約作廢。當日票須當日參觀,過期作廢。領票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00(周一閉館) [26]
參觀須知一、北京自然博物館基本陳列免費向公眾開放。二、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16:00停止入館)。三、北京自然博物館參觀需要提前預約。 [26] 四、酗酒者、衣冠不整者謝絕入館。未成年兒童需由監護人陪伴。五、請自覺接受安檢,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險品入館。六、請自覺遵守參觀秩序,聽從工作人員引導指揮。七、請自覺愛護公共設施,維護環境衛生,請勿丟棄雜物,請勿在館內吸煙。八、如遇北京自然博物館重大或臨時性活動,請遵從北京自然博物館館應急安排。九、如遇相關變動,以北京自然博物館官方發布的最新信息為準。 [26]
地理位置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天橋南大街

【溫馨提示】網站有的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學校官網或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gzldyjy@yeah.net刪除。
基地統計
- 基地總數:548個
- 當前瀏覽:1305次
- 總瀏覽數:818270次
- 發布時間:2020-12-22 17:21
- 信息來源:干訓網